歌手陳奕迅09年曾發行一張名為《上五樓的快活》國語專輯 ,在此次錄製的過程中,香港和台灣的錄音室均在五樓,因此而得名。其中香港的“五樓”就是本地錄音室AVON,Kicksound今次也一賞“上五樓”的滋味,訪問有份參與該專輯的著名錄音室混音師 Frankie Hung。
關於Frankie Hung 洪天佑
本地著名錄音,混音師,演唱會現場調音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音響設計及音樂錄音系,曾任職QSound studio,參與唱片錄音和混音工作十多年,至今經他混音的單曲超過2000首。同時他亦為大型演唱會作現場調音, 以及演唱會DVD的後期混音工作。近期的代表作有,胡琳《Bianca LIVE! with New Jazz Cat》音樂會, 陳奕迅Duo演唱會,Concert YY黃偉文作品展等大受歡迎的本地演出。
K:Kicksound
F:Frankie
K:聽流行音樂是很多香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但一般聽眾對於“混音”的概念甚為模糊,有些人更混淆成DJ Mixing。作為資深的唱片混音師,可否簡單介紹所謂混音的概念和程序?
F:首先我不同意聽歌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上網才是(笑)。 如果你常出外旅行就會感受深刻,像一些東南亞國家,不同大大小小的商鋪各自各在播放流行曲。但在中國人的社會,內地,香港,澳門,不算大型商場播放的那種背景音樂(如重編流行曲的鋼琴音樂),你出去逛街有沒有聽過有店鋪播放流行曲? 香港的媒體,例如電台,你可以做個“實驗”,隨機選幾個時間去聽聽主要的四個電台,竟然可以同時沒有音樂。有兩個時段我本身感受會很深刻,一個是下午3,4點,一個是晚上11-1點,通常我駕車時會打開收音機,想聽一聽音樂放鬆安靜一下。卻往往只能聽到節目主持人嘻嘻哈哈的聲音,所以我最後忍不住轉去聽網上音樂電台。雖然這樣變為要忍受128kbit的音質,但這是我認為最容易接觸到最多音樂的一個方法。所以我本人不覺得流行音樂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關於多軌錄音和混音(multi-track mixing),其實是指每一首流行音樂裡面你聽到獨立的樂器聲音,包括人聲都是分開聲軌去灌錄,這樣做是為了讓後期製作混音的時候擁有最大的彈性去處理和進行最有創意的修飾。現在電腦軟件普及,應該方便了更多人去了解或參與這個過程。例如你擁有Mac機(蘋果電腦)的話,已經內置了Garage Band,有興趣去了解,動手做一做,就會對一首歌的構成,混音的概念更清晰了。
無論是“DJ mixing”,或者是屬後期製作的“Multi-track mixing”,在宏觀角度看都是Mixing混音,所謂一般人的概念也不可以說是對或是錯,反正有多於一條聲軌分別調教音量已經是算是混音了,不用執著。這個問題反而讓我想起另外一種誤解,就是hifi發燒友對音色的好壞的誤解。他們總是說“錄音好”,“錄音唔好”,其實除了古典音樂以外,決定音色好壞的,絕對是樂器的選取,即編曲本身,和混音,母帶處理等後期工作。如果按比例分配,錄音只占十分之一二,編曲和混音占多於一半,其餘都是靠母帶處理了。現在的流行音樂都不太用“錄”了,採樣(sample)樂器代替了真樂器,所以採樣的質素也是其中一樣關鍵因素。
K:說起hifi發燒友,他們似乎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論調,認為近年香港唱片“唔好聲”,比不上從前的經典。你是否想“平反”一下?
F:我的見解是,所謂“hifi發燒碟”是香港和大陸特有的一件奇怪事情。以影像為例子,有人喜歡高清畫面,他們可能很執著要看到演員面上的細毛才算“收貨”;但有人喜歡抽象的畫面表達,粗糙的顏色更能刺激他們的感受。對於這類人,你讓他看見細毛又有甚麼意思呢?同樣道理,通常被指責不好聲的唱片,通常都不是以“做好聲”為出發點的。但同時,像外國一些樂隊的唱片會錄真樂器,例如GreenDay的唱片,在音樂製作人的層面公認質素是很好的 。但hifi發燒友對這類型的唱片卻又不屑一顧。另一方面,現在聽歌的人,多數是用headphone(耳機),當中大部分聽的是mp3檔案。流行曲不會只為發燒友去處理,就算是標榜發燒碟最後也要經過小型喇叭監聽過再發行。所以流行音樂市場和“發燒”天碟市場可為各取所需,河水不犯井水。 我想大部分的音樂製作人無論主觀上對音色的追求是如何,但理應都是以音樂內容為先的。
K:現在流行“Mix in the box”,用電腦處理製作,甚麼都用plugin(音頻插件)。也有人執著對Outboard器材的追求,想尋回“Analog味”,你自己的取態是?
F:製作人對器材當然都會有追求,就如剛才所說的,或許大家追求的層次和程度不同,但出發點都是為了做好音樂本身,音色要配合音樂的類型。投資昂貴的outboard器材牽涉一個成本效益問題 。如果mix in the box只需要成本是一元,添置outboard器材讓你花了一百元,你花多了九十九元,當然質素一定會提升,但得到的改變可能只賺到五元,這樣或許有點得不償失。但我認為mix in the box一定會是大趨勢持續下去, 另一個原因是人的聽覺會慢慢適應某一“時代”的聲音。曾經聽聞一個研究,讓一些年輕人去聽和比較不同格式和音質的音樂,包括 44.1kHz, 16bit PCM,LPCM wav和192kbit mp3,結果mp3竟然以大比數贏了。可見人適應了某些東西,自然會接受。回顧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對錄音音色的要求不斷改變,當那代人習慣了那種音色,人們就可能不會花錢去換取一點點改進了。
K:很多人會在自家home studio做歌曲demo,像這種器材條件有限制的情況下,混音時有甚麼需要留意,才能達至較佳的效果?
F:如果條件有限,電腦是最基本的,所有東西在電腦裡面處理,即剛才一直在講的“mix in the box”。然後一對好的 monitor headphone(監聽耳機)和headphone amp(耳機功放)是關鍵的。選取headphone主要是視乎你要用來做甚麼類型的音樂,要配合合適該類型的Reference CD,而且要聽得很熟悉。做混音時就可細心地和自己熟悉的聲音作頻譜上的比較,做多了你就能掌握。我自己擁有的headphone其實不多,馬上想起可推薦的是Sennheiser HD 650。
K:在家“修煉“成純熟的protools技巧是否對入錄音室工作很有利?如果想入行,有甚麼條件嗎?
F:Protools的技巧是必須的了,不懂protools入錄音室,就像不懂英語到辦公室工作。入錄音室做一個錄音師,其實是一個服務性行業,你有一個服務對象,Protool技巧再高不是全部,最重要是實現客人要做到的效果。基本上沒有既定的程序和方法,要懂得靈活變通。懂得protools的原理之餘,例如系統的設定,和文件管理, 細心,謹慎不犯錯的性格也是首要的。(待續)
撰文:Kenji@Kicksound
攝影:Kawai@Kick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