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級而上的音樂之路── 樂隊KILLERSOAP 細說成軍十年和唱片製作

ks01.jpeg

近年本地獨立音樂圈相當熱鬧,很多獨立樂隊或音樂人透過網絡平台讓自己的音樂和創意接觸到更多的聽眾。再加上不少有心人在場地,器材提供或者宣傳上推波助瀾,為以往顯得單調的本地音樂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KillerSoap殺手鐧」可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樂隊之一。他們是典型的香港樂隊,有一個位於舊工廈的band房,成員各人並非甚麼名人之後,而且成立初期財政經常入不敷支。但純粹出於對音樂的熱愛,他們密密耕耘,十年間參與數百場現場表演,並出戰世界級樂隊比賽獲得不少獎項。

2010年推出第一張大碟《Bittersweet》,單曲《For the Lost Souls》和其後的首支廣東歌《不翼而飛》備受商台的青睞,榮登903豁達推介和專業推介十大位置。2013年他們沒有停步,繼續開展各地巡迴演出,並且推出新碟《不知不覺》。今次KICKSOUND有幸邀請到KillerSoap其中三位成員,主音Rocky,Guitar手歐仔,Bass手Lawrence上到我們的showroom接受一個簡短的訪問,聽聽他們分享成軍近十年的感想和製作唱片的點滴。

ks02.jpeg

關於KillerSoap

KillerSoap是香港獨立樂隊,於2004年組成。成員均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殖民地文化影響下,令他們的音樂將中西方色彩的結合,並衍生出KillerSoap殺手鐧這個名稱。KillerSoap的音樂經歷不少演變,具有日本搖滾及流行音樂的元素,以配上節奏明快及悅耳旋律為創作前提。另一方面,KillerSoap亦具備一些能抒發情感的慢板歌曲。這種獨特的創作音樂手法,令樂隊擁有與別不同的音樂個性。

 

主音 Vocals : Rocky;結他 Guitar : ManMan;結他 Guitar : Au Boy;低音結他 Bass : Sai Lo;鼓組 Drums : Gould

R (Rocky)

Au (歐仔)

L (Lawerence)

K (KICKSOUND)

 

K:可能很老土,但都想問:“成軍十年了,有甚麼感想?”

R: ... 其實很多人都想玩音樂,很多人想夾band,但最難的是當所有的東西都要貼錢去做,然後又只能繼續做下去... 當年紀漸大,你的家人會覺得“你不如正正經經找份工作算啦”, 身邊一齊長大的朋友,他們結婚啊,買樓啊,又會勸告你 “其實你們都玩夠啦?” 一路以來我們都是艱辛的,因為我們要兼顧正常的職業去賺錢,有成員之前仍在讀書啦,於是我們就利用其他人拍拖,休息,陪伴家人的時間用來夾band... 

到目前為止還未能夠“拍心口”說自己成功了,一定要繼續做!因為夾band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職業或者興趣,而是我們自己了!如果每個人都需要找一樣東西去定義自己,我會覺得我就是這隊band的vocal,如果沒有了這個身份,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

Au:回想起來也不覺得自己原來已經夾了這麼久,因為不斷有新的事情在發生。中間有成員離隊,也是因為他們想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就是每日返工放工,儲錢然後結婚,買樓置業。但我就是不想自己的一生要這樣過,所以直到現在這一刻,儘管白天要工作,晚上要兩三點才可以睡,但我仍然覺得很快樂!

 

ks03.jpeg

K:其實是在香港做音樂為生特別難?

R:周圍都一樣難,大家有大家的難處,看誰能夠堅持下來。做音樂的日子越就久越會發現,很多時候除了看你有沒有實力,也要看你有沒有運氣。不是只要付出就會得到好機會。還好一直以來,到了某些關鍵時刻,總有“一級樓梯”出現在我們的前方讓我們走上,到了某些時刻又會出現另外一級。

我覺得除了實力和運氣之外,怎樣同人相處都是很重要。你想想,究竟別人為甚麼要幫我們?我們自知隊里幾個人都是“三尖八角”的人,但後來學會互相遷就和磨合。到現在我們之間都仍然有很多摩擦,但這樣才好,如果我們都是很會交際,很懂得搞關係,我們就和普通同事沒有區別了。這對我們往後的人生很重要,我們學會了放下一些以前很執著的東西。年少的時候可能很容易被別人的言行刺激到,然後就會“發爛渣”。現在會因為見識多了,回想起來就覺得當初在意的事情都變得微不足道。夾band這個旅途給了我們除了音樂事業的進步之外,關於人生的體驗也是很重要的。

 

ks04.jpeg

K:你們發行第一張唱片是在2011年,似乎都孕讓了一段日子。其實那個轉捩點, 或者用你剛才提到的“樓梯級”是在甚麼時候出現的?

R:出唱片其實是一開始夾band的時後就已經想做了。之前認識了一個團體叫 “Rock Motel”,他們剛成立的時候搞了一個活動叫“搖滾禮堂”,找了我們去演出。他們好幾個成員十分熟悉這個音樂圈子,視野比我們闊很多。和他們商量過出碟的事宜,發覺其實是可行的,不過要有一些配套,例如互聯網。我們那時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原來Facebook可以這樣用的?Youtube也不只是用來看看搞笑片,而是可以借助這些渠道讓更多人認識到你!否則十年之間就算有一千個人看過我們的live show,出一千張唱片那一千人都未必全部會買。 仔細想想,只有透過這些途徑大量增加了我們的聽眾數量, 這樣出唱片的話才“出得過”。這也算是剛剛提及的另一級樓梯,

Rock motel給我們最大得得益是認識了阿雄,他本身就是他們的一份子,後來他成為了我們的經理人“湊住”我們。出碟之後很多電台,雜誌,宣傳都是阿雄幫我們安排的,他的出現也是我們另一級重要的樓梯。

 

ks05.jpeg

K:新唱片《不知不覺》推出到現在事隔大概半年,現在重新再聽這張唱片,有沒有甚麼感受?或者是對製作這張唱片的一些反思?

R:我們有一些太“硬頸”的堅持,而變得不太“聽眾取向”。因為我們慣了把音樂玩得很複雜才會覺得Enjoy。剛剛去了參加“中國好聲音”,我才發現自己在唱歌方面,在鋪排上太過依賴樂隊的編曲,反而自己做得不夠。當遇上一個平淡編曲的時候,原來自己的唱功未能夠將情緒帶到最高點。這個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啓發,我們其他的東西都可以繼續做,但我想自己不要太依賴別人。一首歌好玩,可能不等於好聽;好聽又不等於感動,感動其實也很重要。我們之前一直注重“好玩好聽”,“感動”這方面希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Au:做了兩張唱片的共同點是“很趕”。我們不斷看著deadline去做,而不是很舒適地坐下來慢慢調教。可能這樣也不算是壞事,因為如果可以舒服地慢慢做,或者一世都做不完一張唱片呢。

R:這個情況是未改善的(笑),接下來的製作過程都會趕到“褲甩”。

Au:犧牲了製作上的時間,細節上面還有要改善的地方。例如mixing都趕不及用其他喇叭再聽一下,只能夠在band房或監製處聽(訪問期間,播放著“不知不覺”)沒有時間再去批評一下自己,可以如何改善,未來可能都只能如此,只好訓練自己做得更快啦。

 

K:整個專輯的mixing都是由歐仔來做的吧?

Au:通常都是由我做了個“底”然後大家再和監製一齊“細執”,直至錄完為止都是監製在做,他會做幾個不同的版本讓我們去聽。

K:監製是“Anton”?可否介紹一下他?

Au:是我們夾band中途認識的,不是行內的人,本身做銀行。他的人很隨和,人面很廣,他在家駒的年代已經開始夾band。

K:但你們錄音的地方是在?

Au:樂隊在自己band房,除了vocal在監製的studio。你看我們都有很多英文歌,他在美國讀了很多年書,英文很好,很多歌詞上面的發音都是他糾正的(笑),他做監製的時候比我們更挑剔,有些take我們自己都覺得ok了,他卻會嘗試讓Rocky嘗試更多的唱法,

R:我有一個新的想法,將來錄新歌的時候,我一定要在錄音前設計好如何唱和演繹。我要告訴他這樣唱是我自己設計出來的,然後說服他讓我用。這張唱片的vocal是好聽的,但稍嫌缺少了我自己的“character”。 

Au: 其實歸根究底都是我們不夠時間,太趕。很多時候那首歌剛作完,我還未聽清楚就已經要開始錄guitar了。

R: 我現在演繹這些歌都有了不少改動,有些歌還未出過show就要錄了。

 

ks06.jpg

K:聽說你們將band房裝修成錄音室?

R:是的,已經完成了,因為資金有限,聲音不算太好,只好站個好一點的位置啦(笑)

Au:現在那裡是比起正常band房大一點,有一半的空間要用來教學為生。另一半就是可以錄音的band房。

R:說起這件事就覺得興奮,歐仔他做了工頭! 錄音室和band房之間的牆需要做隔音,裡面砌一層層石膏板,橡膠毯,玻璃棉,其實是很困難的,然後又要鑲一塊玻璃在上面令兩面看通。整個工程都是歐仔帶頭,我們未接觸過裝修,但最後竟然做了出來,而且是成事的!效果還不錯呢。現在最漏聲的是門,因為只是普通辦公室用門。

 

ks07.jpeg

K:可否分享你們的創作習慣?

L:有時候可能是Rocky寫了首歌,然後大家聽了覺得ok了,就會嘗試編曲,各自編自己的部份,然後一齊夾,如果覺得ok,就完成了一首歌。

R:通常都是會覺得“唔ok”(眾笑)他剛才講的是理想的情況,但一般的情況都是“唔ok”,只好由頭再來過。

 

ks08.jpeg

K:現在的器材很普及又方便,除了錄音或演出,在創作上有沒有幫到你們?

Au: 當然有,例如我不懂打鼓,開部電腦就可以選段drum loop,而且sample的質素都不錯。又例如很多時候不方便打開guitar amp,插線擺mic去錄,現在通常都是用interface 再load一個effect,創作的時候很容易就可以紀錄下來,然後又可以很容易share給其他人。

R:前段時間我去了上海參加“中國好聲音“,但又要繼續給大家錄些demo。我只是帶了一個“Apogee One”,小型interface內置mic,可以錄唱歌和木guitar,連接電腦就處理了整個過程。

 

K:除了Apogee One,還有其他喜歡的器材嗎?

Au:整張唱片都是用Apogee Duet錄的。錄第一張唱片的時候很窮,玩一場show的收入只有很少,扣除成本的話都要玩幾場才買到一個Apogee。所以當初不是那麼方便可以用電腦錄音的話,我們可能都不會成事。如果要幾百元一個鐘頭去正規的錄音室錄,可能要儲幾年錢才錄成一套鼓。

R:到時候就不能夠太“奄尖”啦,因為貴啊,現在錄不好又可以不斷重錄。

Au:當初連一枝好一點的Mic都無,後來經監製介紹,買了一枝Mojave MA 200

R:一枝很好的mic, 後來又添置一個Analoge mic pre “UA LA610”

 

K:Guitar的處理呢?

Au:Guitar的話會因為貪方便,全部都用digital,因為錄音時候用的那個,到出show的時候照用來做PA就有一樣的聲音了。 曾經試過錄guitar amp VOX AC30,但最後都是放棄了而改用software。因為始終software方便修改,後期也可以隨時轉用不同的效果。

 

K:會fine tune,作很多調整?

AU:看心情啦(笑),當然不會只用preset,會花點時間去調教自己的聲音。


K:以過來人的身份,對想自己著手搞錄音的樂隊或個人有沒有甚麼提議?

Au:建議大家儲點錢出去找正正經經的錄音室去做(笑),其實是要去瞭解錄音室究竟怎運作,像電影Once一樣,主角走進錄音室,連“check鼓“他都不知道怎做,所以要去學! 基本錄音的東西要有: mic, interface,電腦,錄demo是必須的啦。但如果要出碟最好還是去找專業的錄音室,除非很有錢又很有興趣,否則誰會買一堆貴價器材去做實驗 ?

R:如果從藝術層面來講,很多時候當你聽慣了自己玩的那首歌,或者你已經習慣了這樣玩,有很多問題你是不會聽到的。你要有第三者來幫你監聽住,才能發現問題。因為那首歌你可能已經唱了一百次,明明某個位置這樣做是錯的,但你可能偏偏就沒有發現。所以出去錄會有這個好處,找個“high standard“的人來幫自己,有些地方不要以為過得了自己那一關就夠。只有當別人指出你的做法不入流,要你再錄過,這樣才能學到東西和進步。

Au:在混音mixing方面,如果一首歌你已經聽得太多,你可能已經“無feel”了。始終mixing這部份如果可以交給別人做,自己專著音樂的部份,對演出會更好。

 

K:監製或者顧問的角色很重要。

R:對啊,但要那個人擅長的風格和品味你要很認同才行。 不同風格的人對聲音的要求大不相同,Hiphop的人習慣很重的bass,有些則喜歡鼓聲做得很大。如果我們本身的風格並不是這樣,找這些人就不會有幫助。

Au:找專業的人做mixing會較自己慢慢“磨”要來得划算,除非你有很多時間。

R:在此要為歐仔做mixing的狀況“申冤“。製作上我們應該要找到適用的reference,大概要到那個程度我們就要滿意,然後就全權交給他做,不要有太多的意見。因為mixing可以改動地方太多,每個人都發表意見要他改,他肯定永遠做不完。真的!這是其中一個意見給想玩錄音和混音的樂隊,要遵守這個做法對大家都好

 

ks8.jpeg

K:你們開始錄新歌了嗎?

Au:明年二月左右可能會出一張“Acoustic”唱片。但現在還沒有共識怎樣才是“acoustic”,不打鼓就是acoustic?這個概念是源自我們出了很多acoustic的show,基於場地限制的關係,未必有鼓有Guitar amp。為應付那堆表演,我們將很多自己的歌編了木guitar版,反應都ok。所以就想正正經經錄一張acoustic唱片。




文:Kenji@KICKSOUND

相片提供:KillerSoap

 

*KillSoap所用器材和signal flow:

Vocal: Mic Mojave MA200 🡪 UA LA610 🡪 Apogee One 🡪DAW

Drum set: Mic Heil sound + Audix D6 🡪 Focusrite OctoPre(digital out) 🡪 Digidesign 003 🡪 DAW

ks09.jpg
ks10.jpg

Other currently use mic:

Mojave MA-101SP

Mojave MA-201fet SP

Heil sound PR22UT

Heil sound PR30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

請注意,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